专科生教育
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
培养目标:
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、德技并修、全面发展,适应大数据、人工智能、移动互联网、云计算等背景下企业转型对会计人才的需求,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,良好的职业道德、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,掌握会计核算、财务管理、会计信息系统、信息管理系统、智能财务会计、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业务处理等知识和技术技能,面向各类企业、中介机构和非营利组织从事财务大数据分析、预算管理、投融资管理、成本管理、税务管理、风险管理、财务机器人应用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。
培养规格:
本专业毕业生应在素质、知识和能力等方面达到以下要求:
(一)素质
具有正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。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,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,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具有爱国情感、国家认同感、中华民族自豪感,遵守法律,遵纪守法,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。
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。遵守、履行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;尊重劳动、热爱劳动;崇德向善、诚实守信、爱岗敬业,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;具有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,具有质量意识、绿色环保意识、安全意识、职业生涯规划意识;具有从事财经行业相关职业应具备的职业素养要求。
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人文素养。达到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》要求,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、健全的人格;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。
(二)知识
1.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、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;
2.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、安全消防、文明生产、支付与安全等相关知识;
3.掌握经济、金融、税收、管理、经济法等基础知识;
4.掌握财务会计基础、企业财务会计、成本核算与管理、企业财务管理、管理会计基础、纳税实务、企业内部控制与会计制度设计等专业知识;
5.掌握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业务处理、智能财务会计以及其他数智财务相关专业知识。
(三)能力
1.具有独立思考、逻辑推理、信息加工能力,探究学习、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,创新思维和创新创造能力,动手实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;
2.具有良好的语言、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,具有自我管理能力,与他人合作的能力;
3.具有文字、表格、图像的计算机处理能力,本专业必需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;
4.具备资金管理能力,能够熟练运用各种资金结算工具,完成资金收付结算;
5.具备会计核算能力,能够准确进行会计要素的确认、计量和报告,熟练进行会计凭证编制与审核、账簿登记以及报表编制;
6.具备成本核算与管理能力,能够合理选择产品成本计算的方法,正确计算产品成本,科学进行成本分析与管理;
7.具备业务财务信息化处理能力,能够熟练完成企业信息系统中财务链和供应链相关业务处理;
8.具备涉税事务处理能力,能够正确计算各种税费,并进行规范申报,能够进行基本的纳税筹划和纳税风险控制;
9.具备一定的财务管理能力,能够运用财务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投资项目决策、证券投资决策、筹资决策、存货采购量经济决策分析,并为企业制订信用标准;
10.具备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业务处理能力,能运用新技术工具开展智能报账和智能核算工作;
11.具备一定的管理会计能力,能够进行财务、业务信息的处理、分类、分析、输出,提供企业决策所需的信息,运用预算工具参与预算编制工作;
12.具备企业内部管理与控制的基本能力,能够参与企业会计制度的设计及内部控制工作;
13.具备财务大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,掌握大数据财务分析、财务机器人应用等技术技能。
主要课程:
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。
(一)公共基础课程
根据党和国家有关文件规定,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军事理论、军事技能训练、思想道德与法治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、形势与政策、劳动教育、信息技术、英语、体育、心理健康教育、职业生涯规划、就业创业指导、高等数学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、大学语文等列入公共基础必修课程,并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、人文素养、科学素养等公共选修课程。
(二)专业课程
本专业课程分为专业基础课程、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,以及有关实践性教学环节。
1.专业基础课程
专业基础课程包括:
本专业设置6门专业基础课程,包括会计基础、企业管理基础、经济法基础、经济学基础、现代金融基础、财务管理基础。
2.专业核心课程
专业核心课程包括:
依据本专业教学标准,对照相应职业岗位(群)的能力要求,确定6门专业核心课程,包括企业财务管理、财务会计、成本核算与管理、会计信息系统应用、智能纳税实务、管理会计实务。
3.专业拓展课程
专业拓展课程包括:
本专业开设关于行业会计比较、管理信息系统应用、财务机器人应用、Python基础、审计基础、企业经营管理沙盘、财务大数据分析与可视化、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。
(三)专业核心课程主要教学内容
专业核心课程主要教学内容如表2所示。
表2 专业核心课程主要教学内容
序号 |
专业核心 课程名称 |
主要教学内容 |
1 |
财务分析与业绩评价 |
财务报表分析方法,偿债能力分析、盈利能力分析、营运能力分析、发展能力分析、上市公司财务指标分析,内部业绩评价,企业业绩评价 |
2 |
企业财务会计 |
货币资金业务、应收款项业务、存货业务、在建工程及固定资产业务、投资业务、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业务、流动负债业务、非流动负债业务、收入和费用业务、利润业务等核算,财务会计报告编制 |
3 |
成本管理 |
企业成本核算的基本原理,产品成本计算、成本控制、成本分析、成本效益评价的基本方法,以及标准成本管理、作业成本管理等现代成本管理方法的应用 |
4 |
预算管理 |
全面预算的内容、全面预算管理的目标;全面预算的编制程序、编制方法;经营预算的编制、专门预算的编制、财务预算的编制;全面预算的执行、调整、分析与考核 |
5 |
税务管理及筹划 |
增值税、消费税、企业所得税、个人所得税、关税、资源税、城市维护建设税、房产税、印花税以及其他税种的征收基本规定,应纳税额计算方法,纳税申报流程与方法,税收筹划方法 |
6 |
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 |
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规范,内部环境、风险识别、风险分析、风险应对、控制活动、信息与沟通、内部监督等的基本内容与基本方法 |